零点看书
零点看书 > 穿越之一门四姓 > 第104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章

  穿越之一门四姓

103-飞来官身


看着门口一字排开,后面还颇有些一眼望不到头架势的马队,还有马上相貌、身材、年龄各异,但却个顶个严肃的各位。


沈伯谦摇着头叹气道:“我tm这真是上了贼船了......”


他此刻固然是“日了狗”一样的心情,但门口马上的几个人心情也没有多么的愉悦。


此人如此放诞无礼,


堂堂读书人披头散发(刚起床,头发只拿手刨了刨),


衣衫不整(出来的急,天又不冷,里衣就扣了俩扣子,外衫是披着的).....


这个人,真当得起主人/师傅的重托?


念及此处,几个人心中升起一阵的不安和疑惑。


但是,想到大师的嘱托,几个人并没有把自己的不安显露出来。


可沈伯谦是什么人?


以前他可能还不会注意到,但自打替老婆打理生意以来,他察言观色的本事与日俱增。


除了带头的那个人,其余几个眼中瞬间闪逝的疑惑并没有逃脱他的眼神。


这明显是信不过我啊,但是——


没关系,反正大和尚说的这事儿,真要想办,我自己都信不过我自己。


不过,□□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们好歹也给我个展示的机会,等我实在不行了,你们再名正言顺的鄙视我嘛。


无缘无故的就鄙视我,不好不好。


可以说,沈伯谦和他后半辈子出生入死的几十位战友的首次会面,获得了圆满的——不成功。


整体氛围既不友好,也不亲切。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失败透顶的见面会。


“在下金一山,见过沈公子,我等奉师命而来,今后任凭公子差遣。”


带头的那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翻身下马,拱手行礼言道,余下众人见他动作,整齐划一的齐齐跟着下马行礼。


边上几个年轻点儿的还警惕的扫了一眼几个听到声音出来看热闹的村民。


几个人眼神太凶,一眼就把人吓跑了。


沈伯谦看着这帮今后要长期相处的,年龄不一的,脾气肯定也是各异的大爷们,一脸惆怅的点了点头道:


“别说那么多,先进来吧,不然一会儿全村人都要过来看热闹了。”


话一出口,他就觉得不对,虽说家地方大,可这么多人和马,那肯定也是装不了的。


他刚一迟疑,金一山朝后一挥手,后面几十人牵着马秩序井然的朝着沈家后山方向进发,只余下四人牵着马随他进了沈家大院。


见沈伯谦有些诧异,金一山又道:“听闻星回师叔客居此处,我等稍后自当前往拜见。”


哦.....感情星行老和尚早就把人安排进我们家大门了?


我说什么来着,星回这个秃头花和尚肯定不是无端端出现的,还死赖着不走。


沈伯谦一边暗自吐槽,一边引着几个人进门。


外头这动静,沈家内院的其他人自然不可能听不到。


沈伯谦在门口说话这会儿功夫,沈家大院里已经热闹起来了。


陈家二老急匆匆的走出来问怎么回事儿?


沈伯谦安抚了二老,让刘中仪带人去安置马匹,顺道去给后山星回送个信,免得他还没起床。


刘中仪领命,交代了郭大山和田大力,栓马喂草料,自己亲自去山上给星回大师送信儿。


这郭大山和田大力,是才到沈家不久的下人。


准确来说,不是他俩,而是他们两家是沈家前不久才买来的签下一家死契的下人。


若兰自小虽说在外头跑生意,但身边一直带着蒋英贴身照顾,家里家外都没少了人伺候。


嫁到沈家来自然也是如此。


沈伯谦也觉得理所应当,总不能让自家媳妇结了婚生活质量下降了吧。


可他也有些担心——


沈家众人,除了他自己,都是勤快惯了的,家里的事儿从来都是自己动手。


若兰带过来的人当然也可以帮忙。


但,无论是刘仲仪、蒋英还是来的俩丫鬟,都不是干农活的料儿,顶多也就是帮着料理料理家里,但这么一来,若兰能干的活儿就更少了。


结果就是,若兰在家基本就是饭前帮忙摆个碗筷之类的,但陈老爷子却经常一个人往地里跑。


这样要是日子久了,不管沈家大院里的,还是其他亲戚邻居,就算是嘴上不说,估计心里肯定也会有想法。


外人怎么想,沈伯谦并不在意,但家里必须稳定。


本来在这个时代,若兰婚后还要出去忙生意上的事儿,他们能接受就已经很不错了。


若是生活上再有这么明显的差异,说不定哪天就会有不愉快。


俗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


沈伯谦一琢磨,趁着年前陈老爷子腿伤犯病的机会,力排众议,决定买几个下人。


一是照顾二老,二是家里的地越来越多,也得有人照应。


杨风走了,家里也少了一个劳力,虽说封老头的人也能帮忙,但姥爷说,封老头最近越来越忙,十天半个月也见不到人。


想到梦中的情景,再有沈伯谦觉得,估计要不了多久,他们肯定全部都会离开的。


忙得时候可以请短工,但平日里也得有人看着才行。


买人这事儿,时代使然。


沈伯谦自忖不可能逆时代大潮而行,对人好点儿就行了。


不过,对要买的人,他还比较在意,考虑到自己在买人这方面确实没什么经验,以及上次买人的不愉快经历,他决定请岳父帮忙留意一下。


只是因为他的要求比较细致,清水县地方又不大,买卖人口规模也不大,一直没找到合适的。


还是刘老爷交代人,去青州府找了熟悉的人伢子,找了些合适的。


刘老爷夫妻俩又亲自看过,选几户确实好的,让刘管家带着给沈伯谦过了目,最后留下了这两户人家。


请收藏本站:https://www.ay8y.com 。 零点看书手机版:https://m.ay8y.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